5.26.2014

《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譯後簡介


這本是前年譯的書了,今年初出版,銷路似乎很好,高踞書店排行榜許久,我卻一直瞎忙,拖到現在才寫文記錄。(初入行時我以為自己會用心替每本譯作寫譯序,堅持下去直到永遠,但今年卻疏懶起來,說好的永遠呢?)

作者:亞當.格蘭特
譯者:汪芃
出版社:皇冠
博客來書籍介紹


這本《給予》(Give and Take)是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的著作,他舉各行各業的成功及失敗人士為例,以深入淺出的活潑文筆介紹他自己和其他心理學者多年來的研究成果,探討人與人之間的給予和索取行為如何招致成敗,而主題就是「施比受更有福」。這看似自我安慰的老生常談背後竟有心理學研究支持,助人不僅是快樂之本,竟然還是成功之本?讀完譯完後,我十分推薦在職場上打滾的大家都來看看這本書。

這本書並不一味倡導掏心掏肺的助人方式,也就是不鼓勵當無私奉獻者(亦即坊間俗稱的「好人」)。作者整理了「施比受多」的風險和報酬,仔細分析利弊得失,也剖析了給予者、索取者和互利者這三種類型的人各自的行為模式,頗有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之效,另外也根據研究成果,提出讓給予/貢獻行為持久且發揮最大效益的方法,好比「塊狀貢獻」(將助人行為集中起來執行,而非分散完成)、「一百小時原則」(每年從事志願服務的總時數超過一百小時,是獲得快樂最有效益的時數),甚至提出了對付索取者的戰略

本書內容豐富不及備載,每章主題都對行走江湖的打工仔們大有助益,甚至除了職場人際互動學之外,也適合單純想進一步理解人性的讀者閱讀,因為這部心理學著作也分享了許多關於人性和社會現象的真相,以下是一些我翻譯時覺得有趣而自己記錄下來的內容:

  • 在實驗中描述自己有樂於助人特質的受試者在實驗後捐款金額竟然比較少?因為人會有「我是很有貢獻精神的人,所以這次不捐沒關係」的心態。
  • 設法影響他人時,應該先改變對方的態度或行為呢?或許大家都認為,心中態度先改變了,外顯行為自然會改變,然而根據心理學研究,其實先改變實際作為,態度就會跟著調整
  • 「提問」是最好的說服方式。
  • 兩性間的薪資差距是因為所謂「玻璃天花板」效應?並不盡然,其實是因為女性較不願開口爭取高薪

譯這本書時我常想起從前的老闆和同事,許多人都有書中所描述giver的特質,好的組織文化營造出健康的工作環境,我真的十分慶幸曾待過那樣的地方。(當然現在轉行翻譯,遇到的好人更多囉,編輯和同行之間都友善極了,只是這環境太單純,根本沒必要使出本書傳授的諸多招數,無法印證本書提出的理論哈哈哈。)


作者Adam Grant

4 則留言:

  1. 感覺很好看。話說真的是很多事很難持續,所以我都會下意識避免使用這類的字哈哈哈。

    回覆刪除
    回覆
    1. 去書店翻翻看啊,隨便翻幾頁就覺得受用無窮喔。話說我也不曉得為何經常過度樂觀,很糟糕。

      刪除
  2. 我通常都會先在Amazon.com 買電子書,往往中譯本問世便忍不住立刻買下,今天在台灣翻譯學會聽妳分享翻譯心路歷程,挺棒的,原來妳譯了不少好書,真令人敬佩,我過去在交大管科教書,退休後興趣集中在英文學習及翻譯,要多向妳討教呢! 林富松(Doug)

    回覆刪除
    回覆
    1. 老師您好,謝謝您留言鼓勵,但說要跟我討教真是不敢當啦!未來也請多多指教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