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麵包膨脹成金黃美麗的小胖仔,撕開來的質地一絲一絲,散發濃濃的蜂蜜甜味和奶油香(真的一點也不誇張),吃起來有點像吐司,但比吐司鬆軟很多,也香很多,入口時我感覺心臟都快從胸腔跳出來,這輩子比那當下還開心的時刻,大概只有考上外文系和翻譯所的時候吧(講起來我還真膚淺啊)。
為什麼我會這麼開心呢?因為以前也烤過麵包,明明都認真按食譜步驟操作,但烤出來總是像饅頭...... 莊祖宜推薦的這個配方真的很實在!
詳細材料和步驟在前面提及的作者網誌中已經很清楚,我就不贅述,以下提供汪媽的幾點建議和我的補充說明:
- 照片所示是原食譜材料減半的份量。
- 份量減半後,乾酵母粉原本仍應放3/4大匙(11.25 c.c.),但我們只放1小匙(即1/4茶匙,1.2 c.c.),因為酵母粉吃多了究竟好不好,我們有些存疑,所以模仿手工饅頭所需比例,盡可能少放(這是我們家自己做的情形,外面賣的饅頭應該還是放超級多發粉的)。
- 最近天氣冷了,氣溫不夠高,等待麵包發酵時,可在裝麵團的容器下再放一個鍋子,盛裝約40度的水,麵團的溫度高了才能順利發酵。即使如此,我們今天第一次發酵時,還是等了大約四小時,才讓麵團膨脹成原來的兩倍大(因為酵母粉減量了)。
- 塑形後還需要等待一個半小時,這時也可仿照上述原理,先把烤箱開個幾秒,讓烤箱中有大約三四十度的溫度,然後把成形的麵團放進微溫的烤箱中最後一次發酵,這樣溫度才夠。
- 烘烤時,若表面已經微焦,但時間還未滿20分鐘,可將上火調降至70到120度之間,視情況而定。
(投影播放無法顯示的人可點此看照片)
最後推薦一下《廚房裡的人類學家》這本書好了,看這本書會愛上這位作者。
我的Anobii讀書筆記:
我喜歡看見一個人不顧一切投入某事的激情,廚房裡的人類學家正是一本這樣的書。
看作者寫到她看著老麵種的食譜,半夜興起揉了麵糰,隔天烘烤完成,她側耳傾聽麵包在鐵架上奏著嗶剝的「麵包樂章」;我感覺多麼想蹲下去一起聽啊。那樂章如果有名字,大概就叫〈美好生活進行曲〉吧。
延伸閱讀:[食譜] Joanna的火腿雞蛋瑪芬(創意版)
後記:莊祖宜的新書《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其實,大家都想做菜」》好像收了兩種五分鐘免揉麵包的食譜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