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2013

夜訪華光


上週隨外文系同學去參加華光社區的夜間導覽,在暗夜裡跟著一群進駐華光半年多的大學生繞行由杭州南路、金華街、金山南路圍成的幾個街區。

華光社區毗鄰中正紀念堂,裡頭曾屹立小林電機公司、日據時代監獄和監獄圍牆,也有數不清的蓊鬱老樹、早餐店、麵店、演武場和宿舍,但這些建築在今天全數走入歷史,灰飛煙滅。今天是八月二十七日,是華光全區徹底強制拆除的日子。

華光強拆狀況:口字形宿舍範圍內的邱家,被怪手掄倒。
──華光社區:金磚上的遺民

上週夜遊時,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治時代監獄的南北圍牆。導覽的學生和演員說,圍牆平整的混凝土下包藏一顆顆碩大的石磚,是日人從清代的台北城牆拆下的。日本官員在報告中得意洋洋地上呈:「我們用他們(指台灣/中國/清朝)的石頭來關他們的人。」「他們的人」指的是蔣渭水等抗殖民運動志士。

我站在監獄口,毛骨悚然,半是因為想到數十年前曾有多少死刑犯的屍身從這道門被抬出來,半是因為想到現在我們的政府正用如何相似的極致暴力來對待居住此地的歷史遺民。


一分鐘了解華光社區(錄自維基百科
社區土地屬於國有土地,管理單位為法務部。2007年底,行政院提出四大金磚計畫,欲開發華光社區為「台北華爾街」,因此開始對居民提告。其中該土地的違建戶被要求自行拆屋還地,繳交不當得利及土地使用補償金,並依法進行凍結帳戶、扣薪水1/3的強制執行。居民被罰的錢加上利息從數十萬到上千萬都有。

政府所稱之違建戶主要有三類人口,第一是在國民政府抵台之前,就已居住於此的日治、清領時期居民;第二是跟隨來台的法務部員工,在法務部默許下自行搭建房舍者;第三為1950、1960年代的城鄉移民,他們買了社區的房子後,落腳於此。爭議的點就在於,部分違建戶的居住事實先於政府對違建的法律規範,且長期下來,政府對每一戶收取水電費用、發放門牌,甚至有少數住戶繳納房屋稅、營利事業稅,等於間接承認他們的居住事實。

沒有歷史的土地

政府處理華光社區的做法罔顧歷史發展,粗暴之至,此外對社區拆遷後的土地規劃也脫離地方脈絡,一度說要建造第二個「華爾街」,接著又以「六本木」為藍圖。

我想這樣很好,就讓台灣成為一個沒有歷史的島嶼吧,就讓我們的歷史以發展之名被徹底抹除,所有擋在途中的人事與文化不妨通通消滅,就讓台灣複製成為先進國家的分身,建造起一塊塊台北紐約、華光六本木。就讓台灣人再也無法縱向回顧過去,向歷史借鏡,而只能橫向挪移與抄襲,成為二流或三流的模仿家。

因為倉促,這篇寫得很差,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人可造訪華光的臉書簡介專頁


其他文章:
突圍吧!向這殘酷的世界
真實不該是「我們最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